分享到:
2022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法制办及相关各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全年行政执法各项工作。现将我局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1件(作出执法决定案件数),其中,行政处罚具体执法行为的占比100%,涉密案件0件。
(二)2022年作出执法决定的案件未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无行政复议被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涉及的领域和事项。
二、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关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按要求依法编制《安顺市文化、体育、广电及旅游市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并公示实施,对全市文化、体育、广电及旅游市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一年来,全市文旅执法行政处罚案件11件,没有因处罚不当被提起诉讼、复议情况。
(二)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一直以来严格执行2人以上执法规定,严格执行“亮证执法”制度,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出具执法文书,主动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救济渠道等。切实落实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自2021年起,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均在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网站上公示;二是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中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记录行政执法过程,做到行政执法活动文字记录合法规范、客观全面、及时准确,执法案卷和执法文书要素齐备、填写规范、归档完整。对于执法全过程记录资料严格依法依规归档保存;三是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自2020年以来,所办理的案件均严格进行法制审核。
(三)2022年行政执法培训定于202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举办,因受疫情影响取消。
(四)办理的案件参与全省文化执法案卷评查,2022年度办结的案件“贵州安顺顶尖娱乐有限公司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案件卷宗,获得了“2022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优秀卷宗”;“贵州新云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安排未取得导游证的人员提供导游服务”案件卷宗,获得了“2022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卷宗”。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一是出版物市场相对较乱。盗版、高标价低折扣、非法出版物仍有一定市场;二是游商、摊贩屡禁不止。无任何证照的游商、摊贩多出现在城乡结合部以及乡镇集贸市场,不仅向路人兜售非法、盗版出版物,甚至兜售淫秽音像制品。由于地处偏远,鞭长莫及,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二)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旅游经营从线下转到线上,一个全新的网上文旅市场正在形成,执法取证难、证据难以固定,除安顺本地游在本地较容易调查外,其他长线旅游涉及的旅游辅助人、地接旅行社、导游、购物店等都在外省市甚至境外,受执法地域限制,外地调查取证耗时较长,对当事人提供的外地证据材料也难以复核其真伪。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及执法办案技能。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针对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市场管理的岗位需要,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大力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学习训练,全面提升执法技能,加强对新颁布实施的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办案质量。
二是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税务、消防救援、
教育等横向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体效能。
三是加大对市场的检查力度,提升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管理水平,抓好文化市场的执法管理工作;切实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加大“双随机”抽查比例,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
四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执法监管,继续深入开展“黔锋行动”,深入清理旅游乱象,严厉打击旅行社、导游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好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五是提高旅游投诉及舆情受理效率。畅通12345旅游投诉转办、接处机制,争取做到首问接处不超24小时,结案时间不超60天,提高游客投诉处理时效性和满意度。指导各县区及时有效地处置舆情,舆情调查处理7日内结案,对舆情反映的案件线索及时摸排,非本部门职能职责的及时转办至相关部门,有效消除舆情对我市旅游形象的影响。
六是全面查找文物、体育市场管理的薄弱环节,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一律从重从严处罚,以强硬态度和有效的措施,确保我市文物和体育市场有序、安全、稳定。
分享到: